9月11日,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马寺村村民崔拴狗蹲在自家的马铃薯地边,一脸喜气:“还有20多天,就能挖出来卖了,今年晚疫病很重,但我家的马铃薯受影响不大。”面对省农牧厅、科技厅的晚疫病防控专家,崔拴狗如是说。
记者随专家一同走进崔拴狗家的马铃薯地,一眼望去,整块田地全被墨绿色的马铃薯茎蔓覆盖,长势非常旺盛。“看作物的长势就知道收成应该不差。”专家们说着,并随意选了几株马铃薯,挖出果实一个个称重。“挖出来的马铃薯果实没有发现病害迹象,平均每一窝的重量接近3斤,再长20天,应该还要重很多。”专家现场测算,崔拴狗家一亩地大约2220株马铃薯,产量应6000多斤。
“有这样的收成,多亏用的‘庄薯3号’种子。”崔拴狗所说的马铃薯种子,是庄浪县近年来自主选育出的马铃薯新品种。2011年,“庄薯3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甘肃省3个通过“国审”的马铃薯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淀粉、抗病害等特点,特别适宜在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阴湿及二阴地区种植,被列为甘肃省良种推广补贴品种和重点补贴品种以及高产创建首选品种。
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作物病害研究的甘肃农业大学陈秀蓉教授告诉记者,她通过每年对甘肃境内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的抗病性测定,“庄薯3号”抗病性是比较强的。今年爆发的马铃薯晚疫病,再次证明了这一点。8月,陈秀蓉在甘肃马铃薯主要产区定西市调研还发现,“庄薯3号”在窖藏期间的烂窖率也很低。
抗病性好,给马铃薯种植农户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好收成,还让农民省了不少物力、财力、人力。庄浪县良邑乡杨王村村民杨忠良对此感受颇深。8月中旬,良邑乡的马铃薯田里发生了晚疫病,“我种的马铃薯是乡里统一供给的薯种,抗病性强,我只喷了3次药就没事了。”杨忠良说。记者了解到,按照今年当地晚疫病发生的程度,一般的马铃薯田防治喷药次数大多要6次,杨忠良家的田要比其他薯种的马铃薯田少喷两到三次,“给咱省了不少事。”
“对抗晚疫病,目前虽然尚未培育出完全可以抗病的品种。但在现有的品种中,抗病性好的,不仅延迟了发病时间,还减少了用药量,减轻了一部分防治压力,也给种植农户节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今年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抗病性好的品种发挥了很大作用。按照一亩地喷一次药需16元计算,“庄薯3号”平均每亩可以为农户节省近50元药费。
据了解,今年,甘肃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1011.2万亩,“庄薯3号”占20%以上。杨祁峰说,下一步,甘肃将着力推广类似“庄薯3号”等抗病性好的品种。此外,甘肃还将从马铃薯种薯入手,进一步选育和推广抗病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以应对马铃薯病害的发生。
福建省漳平市可庆肥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总
联系电话:18959052826
网址:http://www.fjkqf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