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施肥要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施肥要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肥料是指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一般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性肥料。但是呢有的人使用肥料却没有任何作用,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大家的施肥是不对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施肥要注意的误区。

生物有机肥

  一:施肥时越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


  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远,因此越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


  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

  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


  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生物有机肥

  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四: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农民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分享到